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针对濒危和难以发现的水生动物的新种群特异性测试,该测试可以通过它们在水中散布的DNA来检测这些动物。
这些测试通过测序单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并依赖水中的环境DNA(称为eDNA)而开发,被用于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检测盲穴鳗鲡(Ophisternon candidum)的情况,共在八个不同地点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三个此前已经物理检测到的地点,更重要的是,在五个该物种以前从未被记录过的地点。
盲穴鳗鲡是澳大利亚已知的三种洞穴鱼类中最大的一种,最大可长达40厘米,完全存在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卡纳文盆地和罗布河流域的地下地下水系统中。
它没有眼睛,皮肤无着色,并且在环境调查中极其难以被发现。它被列为濒临物种。
阿德莱德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和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米歇尔·古兹克博士表示,传统采样方法可能无法捕捉到这种鱼,这可能导致野外调查结果的偏差。
他说:“发展非侵入性的方法和知识对于增加对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局(EPA)批准的生物调查的速度和科学严谨性十分必要。”
科廷大学分子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痕迹和环境DNA(TrEnD)实验室的尼科尔·怀特博士表示,新的物种特异性测试意味着可以在不需要物理捕捉动物的情况下检测到盲穴鳗鲡。
“在环境中检测罕见或隐蔽的物种往往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eDNA可以为保护机构提供额外的监测工具,以增强现有的方法。”
该研究与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合著,并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与行业伙伴力拓集团、南澳大利亚博物馆、西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览部(DBCA)、Conservation和Bennelongia Pty Ltd、Biot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ty Ltd、BHP、澳大利亚西部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WABSI)共同资助,研究结果刚刚发表在《水生生态学》期刊上。